乡约福建:护一方碧水清流 为百姓幸福生活添彩

水枯石烂网 1671 2025-04-05 18:11:55

(同上,第28页)根据这个说法,性———广义上包含人物等所有实存之性,都可根据类的区别而有殊异性。

(《荀子·天论》) 大概《老子》书出在荀子稍前一个不知名人之手。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乡约福建:护一方碧水清流 为百姓幸福生活添彩

所以说: 跛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他说: 道生之,德蓄之,莫之命而常自然。故曰: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老子》六十四章) 他又说: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老子这一种意境,确可膺当此博大真人的徽号,但还是掩盖不了他功利打算的精神

以较孔子,老子固见为不仁,若较韩非,則又确见其为慈。所以说: 我有三宝,持而宝之。萨特说:人是自己造就的。

[21] 蒙培元:《漫谈情感哲学》(上),《新视野》2001年第1期。惟其生于后世,学绝道丧,异端邪说充塞弥满,遂使有志之士罹此患害,乃与世间凡庸恣情纵欲之人均其陷溺,此岂非以学术杀天下哉?[14]张载所论以情为情感,陆九渊所论以情为情欲。情感之无束无拘无系缚,就是真正的自由,只有在‘自然中才能实现。这一点最重要,也最能代表儒家哲学的基本观点。

它不同于道德意志之自由,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精神自由。[26]所谓自由能力论,意指自由是一种独立的能力,它非不属于意志。

乡约福建:护一方碧水清流 为百姓幸福生活添彩

……有一点是肯定的,……自由是人的问题、意志问题或存在问题,而不是认识问题,与科学认识也无关。具体来讲,这种本体性是与情爱比较而言的。[22]这里,情感指的是真情实感,而仁就是真情实感,故,有真情实感者便可以成为仁人。一条是由情感到意志,内涵为善和自由,是生命的高层。

儒家所取的是第二条出路。[3]以心之美者为情,显而易见,情变为了褒义,含善义,与前一含义形成鲜明对比。情爱是人所不能缺少的,也是人性的重要方面,但不能由此否定人生的更高的价值追求,即仁爱。从下边说,情感是感性的经验的,是具体的实然的心理活动。

[38] 蒙培元:《情感与理性》,第5-6页。接着,他具体探讨了情感与意志的关系:一个方面,情感决定意志,即意志从属于情感。

乡约福建:护一方碧水清流 为百姓幸福生活添彩

[26] 北京大学哲学系:《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95页。情感儒学的论证涉及主体心灵超越境界自然等诸多概念,其实,在这些概念的背后,情感自由理性才是情感儒学基础概念,因为它们在儒学语境下的各自含义、相互关系乃情感儒学之可能的基础。

[67]吾人亦赞同其弟子黄玉顺所言:蒙培元的情感儒学实可谓两千年来儒家主流哲学之大翻转,即颠覆了以宋明儒学为代表的‘性本情末‘性体情用的观念架构,回归孔孟的情感本源观念。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后来有发展变化,但是坚持情感与理性的统一这一基本精神并没有变。蒙培元先生这样一种说法,确实讲出了诸多新意。[24]至于是哪位哲学家是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目前还没有准确的文献依据。进入 程志华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蒙培元 情感儒学 。蒙培元先生的意思是,儒家的意志自由是理性的。

前者具有明显的道德意义,后者则不必有道德意义。……对人而言,情感具有直接性、内在性和首要性,也就是最初的原始性。

摘要:蒙培元先生提出了情感儒学概念,并围绕这个概念进行了论证。原文初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后改写为专著《情感与理性》第十五章,但内容有较多改动。

哲学意义下的自由概念,根据来源、特征、性质、作用不同而常被划分为自由天赋论自由意志论自由能力论自由选择论自由必然论。中国人不仅有信仰自由,而且亦追求精神自由。

[11]前者为情实情况,后者为情感情欲。这就是儒家所追求的自由。就情感问题而言,则有两部著作问世,一是袁家骅的《唯情哲学》,一是朱谦之的《一个唯情论者的宇宙观及其人生观》。[20]讲人的存在问题,就不能没有情感。

[32]鸢飞鱼跃反映的是人的自由追求。总之,儒家式的情感理性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可以超越康德等的二分传统,因为,一个方面,它具有心理基础。

[23] 由上述可见,从梁漱溟、钱穆到袁家骅、朱谦之再到李泽厚、蒙培元,其关于情的理解表现出明显的否定宋明儒而向原始儒家回归的特征。而且,《庄子》当中的寓言很多是对自由的诠释。

《尚书》全篇仅有一个情字:呜呼。[27] [英]洛克著、关文运译:《人类理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212页。

在他看来,仁作为情感是儒学的核心内容,故仁爱可谓儒家的本体性概念。[38] 蒙培元先生认为,近代以来,在西方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开始争取作为社会政治权利的自由。[60]这里,人的生命价值的超越层面的体现即本体性之所谓。[64] 蒙培元:《情感与理性》,第413页。

程颐说:人心私欲,故危殆。在他看来,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论战之后,有人进一步思考这些问题,并且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自由是独立于别人的强制意志。

[10] 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下同),第七○页。他说:这虽然不是儒家哲学所提倡的,但是儒家的情感哲学在当代的转换中,未必不能产生出这样的结论。

上一篇:鲜明的时代特征 丰富的艺术表现
下一篇:绿色生态景如画 茶旅融合促发展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2025-04-05 18:39

有的学者则认为,情感是低层次的问题,不足以构成儒学的重要课题。

2025-04-05 18:05

28王守仁:《书黄梦星卷》,载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上册,第283页。

2025-04-05 17:40

它们遍布于《庄子》内外篇。

2025-04-05 17:10

费直,东莱(郡治今山东掖县)人,字长翁。

2025-04-05 17:05

遇范仲淹,刘牧大喜,说此吾师也。